【行业分析】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势在必行。汽车工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年产汽车超过2000万辆,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由于地球石油储量有限,传统燃油车注定不可能永续发展,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已成为全球共识。
一、为什么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1. 石油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是由远古时期生物尸体沉积形成的,数量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截至2018 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总量达 1.73 万亿桶,自 2013 年以来,全球原油的每年平均消耗量为 235 亿桶,即平均原油日产量为 6500 万桶。从 2015 年起,原油消耗比当年原油新增探明储量的高出 70%以上,在 2019 年更是达到 80%。到了 2016 年,原油新增探明储量已跌至 1947 年以来新低,仅为 42 亿桶。而根据 Rystad Energy 的最新数据,2019 年常规石油探明量仅略高于 2016 年的水平,为 47 亿桶。从 2013 年到 2019年,每年平均原油新增探明储量为仅 60 亿桶,少了足足九倍。
假定未来每年新增探明储量 60 亿桶,而每年消耗量不增长为 235 亿桶,那么地球现有石油资源将在 100 年内耗尽。在在石油枯竭之前,需要寻找可替代的方式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国内中石油一吨原油可提炼汽油 0.283 吨,柴油 0.335 吨,煤油 0.077吨,合计 0.695 吨成品油,相当于原油六成以上都用于生产成品油燃料,如果将传统汽柴油汽车替换为新能源汽车,则可以节省成品油燃料,降低原油消耗。
2.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的资源富煤贫油少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开采的原油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截止 2018 年,我国消费原油 6.3 亿吨,其中 72.9%的原油依赖进口。
为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国家建立了多条能源通道,但仍然不能确保能源的绝对安全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并成为主流车,那么我国每年原油的需求量将逐步降低,逆转原油进口依赖度一直升高的趋势,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3. 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的重要抓手
假设一辆 1.6L 的轿车,一年行驶里程约为 1 万公里,按 1000 升汽油使用量来计算,这一年,汽车碳排放量约为 2.7 吨。如果按照每亩人工林可以吸收 1.83 吨二氧化碳计算,需要约 1.5 亩的人工林来抵消这一年开车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6%左右。而纯电动汽车则依靠电力驱动。汽车的能源由一次能源的石油,变成二次能源的电力。而电力结构有燃煤发电为主,逐步优化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实际的碳排放量将大大降低。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即便是考虑 70%的火电,纯电动车的碳排放还是优于燃油车,氢燃料电池车则与纯电动相当或更好。
截至 2020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492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1.75%,比 2019
年增加 111 万辆,增长 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 400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 81.32%。
假设到 2030 年纯电动汽车占汽车保有量的 10%,那么电动汽车的替换将使整个汽车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9%,汽车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将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整体排放量减少 1.5%。
4. 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对欧美日传统汽车强国的超越
西方汽车工业强国,经过百年的发展,传统燃油车技术性能已经非常完善。国产车在外观、内饰、配置甚至做工用料等方面,很多时候是有优势的,而口碑之所以难以提升,根本原因就是在驾驶与操控性能等方面存在差距,驾驶体验不佳,其它方面再怎么堆料也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可。发动机技术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不是很大,近年来也在迎头赶上,而且后天是可以部分弥补的,真正的核心差距就在变速箱上,这是个难以弥补的硬性差距。
而到了电动车时代,终于可以愉快的和变速箱说拜拜了,困扰汽车行业百年的换挡顿挫难题,制约国产车发展几十年的元凶,迎刃而解。百年一遇的国产车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是现在,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厂商重新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来,去调教电动机,去优化电控,用电动机辅助内燃机,我们有机会比百年老店做得更好,我们有机会打造自己的高档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