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是工业电机的一种,与工业用电机的原理与结构一致,区别在于应用场景和性能参数。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功率、转矩、体积、质量、散热等方面对驱动电机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相比工业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必须具备更优良的性能,如:小体积以适应车辆有限的内部空间,工作温度范围宽(-40~1050C),适应不稳定的工作环境,高可靠性以保证车辆和乘员的安全,高功率密度以提供良好的加速性能等。这也是驱动电机种类相对较少,功率覆盖也相对较窄,产品相对集中的主要原因。目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主要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三类,其中在目前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机包括直流(无刷)电机、交流感应(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其他特殊类型的驱动电机包括轮毂/轮边电机、混合励磁电机、多相电机、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Dmp-EVT)等产品市场化应用较少。
由于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因此电动乘用车多采用功率性能高、体积较小的永磁同步电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4万辆、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0.8%、161.6%。上半年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约70000辆,其中永磁同步电机的装机占比约为65.7%,比2015年同期增长21.25个百分点,比2015年全年增长了19.99个百分点。同期,国产新能源乘用车用交流异步电机的市场分额在逐渐减小,从2015年上半年的35.1%下滑至2016年上半年年的32.9%;而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占比则从0.03%上升至1.10%。
数据显示,2019年9月左右,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主流是永磁同步电机,占装机量的90%以上;交流异步电机在特斯拉等车型中仍在应用,其具备转速高、可靠性好等优势,适合运动型乘用车;开关磁阻电机尽管在多项性能指标上有优势,但是由于其结构导致的转矩脉动会导致电机的噪音和振动较大,仅在少量工程车辆中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