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轮毂电机产业化研讨会在天津举行。研讨会现场,众多高校教授、国内知名整车企业、研究院专家一起,就汽车轮毂电机发展前景和轮毂电机产业化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汽解放商用车研究院新能源驱动部陈德鑫出席并参与研讨,以下为发言内容:
一汽解放商用车研究院新能源驱动部陈德鑫
我是一汽解放商用车的开发员,从事电机驱动开发。
天津天海同步集团从做同步器变成了做轮毂电机的,我与此有强烈共鸣。我之前是做变速器的,对同步器很熟悉,觉得变速箱很复杂,同步器也机理奥妙,从入职就把它作为一辈子的事业。但后来电动化的大趋势,使我不得不转型,从干传动转为干电驱动,也就是干掉了同步器。我认为,机械结构越来越简单了,电的功能或者电承担的作用越来越大了,这对于做机械的人来说是很大挑战,确实需要转型。所以,我理解天津天海为什么从做同步器转型为做轮毂电机。
关于轮毂电机的产业化,我想从技术和应用场景两方面谈谈。
一是从技术发展趋势来说,商用车可能会是从分布式到集中式再到分布式的过程。目前,我说的第一个分布式就是电机取代了传统发动机,加上AMT、传动轴、驱动桥的形式;第二个阶段变成了集成式,把电机、变速器、传动桥集成在一起,变成集成式的驱动桥,这是目前解放的阶段,就是做集成式的驱动系统;第三个是终极阶段,也就是轮毂电机阶段。从集成式到分布式的跨越,有两个技术难点,一个是轮毂电机,一个是分布式驱动的控制,控制层面更要先行。轮毂电机是终极方案,在过程方案中有轮边驱动,也有特斯拉取消机械差动的构造,这和分布式分不开,从核心技术上来说,控制上是要先行的。
再说说应用场景,轮毂电机一定是商用车先行。首先,是纯电动公交车。现在强调低地板化,采取的路线是轮边驱动。轮边驱动肯定不是终极方案,终极就是轮毂电机,城市公交一定是马上就能够应用的场景。第二个是智能车,也就是无人驾驶。商用车有很多封闭使用环境,比如港口,这也是轮毂电机能够在商用车上首先推行的场景。乘用车无人驾驶和智能化肯定比商用车要慢。第三是特种车辆,因为它有机动性,比如军队等应用场景。但是,我觉得集成式的电驱桥是可以满足燃料电池车的布置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