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某知名日企在为电动汽车“轻量化”进行探索,开发出的新材料可以为马达有效减重。
名词解释:马达是一个音译词,是英文「motor」的音译标注;概念指电动机和发动机,而engine的音译是引擎,概念也是指发动机(涵盖电机),两个词的区别是engine主要用于名词,motor主要用于动词但也可以作为名词。
这个冷知识了解一下就好,需要掌握的只是电机和燃油汽车使用的内燃机都属于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都需要使用的到钢材;那么用低密度、高强度的钢材自然可以为发动机减重,包括变速箱也是可以用这种方式减重的。但是由日企研发的材料对总成进行轻量化,这就有些令人感觉不安了;因为日企中的汽车材料、零部件等供应商基本没有不造假的,很多知名日系汽车品牌的发动机、油泵、轮胎、安全带都出现过材料的作假问题,车企则是善于在油耗和排放方面造假,这次的“马达轻量化材料”会不会继续假呢?
本轮研发出能为马达减重20%的新材料,是由【神户制钢所】公布。
普通电机是径向型,将多层薄钢板穿孔之后重叠加工,神户制钢所则用大约80根钢线捆扎之后加工成马达的形状,这样的材料与设计可以实现相同功率电机20%的轻量化。
不过如何实现轻量化已然不重要了,重点在于神户钢造假是有历史的;神户钢篡改钢材、铝、铜产品的检验数据,供应的材料均不符合标准,而这些材料应用于汽车、列车和飞机等,一度交付了日本与其他国家企业达到525个!由此可见神户钢的问题有多严重,该企业研发的任何新材料都不值得信任;重点是神户钢又是日系车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电驱相关很多企业的供应商,未来选择日系汽车还真得注意电机材料的供应商是不是神户制钢所。
其次有以下品牌相关的日系汽车,或者其他合资车系的车辆也尽量不要选择。
均胜-安全带
电桩-燃油泵
曙光-制动器
三菱-铝材与电机
东丽-轮胎补强剂与帘布(涵盖日韩多个知名轮胎品牌)
这几个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供应商,覆盖的是十余个日系车企;其中燃油泵的问题正在多个日系汽车上发酵,日系轮胎与韩系部分品牌之所以容易鼓包或爆胎,原因怕是与东丽不无关系。
日企中的汽车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很有意思,包括车企也很意思;几乎覆盖日系汽车工业全领域的造假行为在不断且持续的曝光,这些日企也承认,承认之后也会鞠躬道歉,道歉之后该怎样还会怎样。也就是说这些日企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用没皮没脸来评价是不过分的,所以与这些零部件相关的车辆还是慎选为好;而且很多非日系的欧美车企也用日企供应的廉价零部件,具体时哪些车就要自己去发现了。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核心在于「动力电池组」,电机可以往后排。
电机本不是一种很重的发动机,相比内燃机要小巧轻盈很多,车用电机的重量不过是三十四公斤而已;从电机方面想要实现轻量化并不是不可行,但远没有从电池着手更有意义。一台续航里程500公里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组容量要达到70kwh左右;这样的电池组即便达到一吨也不算夸张,至少也会有七百公斤。那么想要减重自然要从电池着手,只要电池组的系统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能有所突破,减重何止几十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