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曾经的超前布局让朱军赚得盆满钵满。
34年前,朱军从国企辞职,寻机创业。28年前,他创办了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特种电机为主业的企业。1998年,他以收购形式改造了老东家。2007年,是一个标准性的时间节点,江特电机(002176.SZ)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朱军是名有想法的人。江特电机后,他寻思着利用江西宜春的锂矿资源,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于是乎,系列并购,完成了碳酸锂、新能源汽车电机和整车的布局。
不过,遭遇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数十亿的投资布局,没有达到朱军的预期。但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兴起,锂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江特电机因此迅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达13.48亿元,同比增逾6倍。
半年盈利数,已超过此前多个年度净利润之和。
单季净利持续倍增
江特电机继续大赚特赚,短短几年,其经营业绩出现了翻天覆地般变化。
8月18日晚间,江特电机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65亿元增加13.4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98.58%。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3.48亿元,去年同期为1.81亿元 ,同比增加11.67亿元,增长幅度达643.50%。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13.3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8亿元增加11.7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高达746.57%。
如此劲爆的经营业绩数据,在今年7月14日晚间,江特电机就曾预告过。当时,公司解释称,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锂盐业务外部环境持续向好,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碳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使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度增长。
公开信息显示,本轮新能源行业的行情始于去年初,火爆之时持续至今。
江特电机对此有明显表现。分季度看,去年一至四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7亿元、8.28亿元、6.65亿元、9.5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62.57%、42.88%、34.77%、116.06%。对应的净利润为0.73亿元、1.08亿元、0.68亿元、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8.51%、377.85%、265.99%、2031.28%。扣非净利润为0.55亿元、1.03亿元、0.66亿元、1.3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10.79%、103.48%、373.28%、209.52%。
连续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高速增长,使得全年业绩也颇为漂亮。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9.82亿元、3.8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1.73%、2592.71%。
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5亿元、13.55亿元,同比增长152.57%、63.62%。对应的净利润为6.66亿元、6.8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809.81%、530.95%。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6.64亿元、6.7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099.92%、555.92%。
综上,从去年一季度以来至今年二季度,江特电机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二级市场上,江特电机的股价提前起飞。
2020年5月20日,江特电机的股价一度低至1.25元/股,从当年11月开始,股价开始明显上涨,当时股价为1.81元/股,去年1月27日涨至7.40元/股,去年9月24日攀升至32.56元/股。据此计算,短短10个月,公司股价最大涨幅约为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