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为新中国持续发电!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来自浙大

   2021-10-28 浙江大学860
导读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全校开展新发展阶段使命愿景大讨论之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全校开展新发展阶段使命愿景大讨论之际,开辟服务“国之大者”专栏,深入挖掘我校主动担负时代使命,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故事,阐释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与势、人与事、情与理皆是国之大者,进一步汲取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蓬勃动力。今天,一起走进世界上首台双水内冷发电机。


1980年开年,浙江省的第一期《科技简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我省第一台500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运行情况良好》的文章,文章中说,由浙江大学电机系和临海电机厂设计制造的我省第一台500千瓦双水内冷科研发电机运行四年来,正常运行五千八百四十小时,发电二百二十四万五千度,它出率高、运行稳、体积小、省成本的诸多优势,极大助力了“四化”建设。


为新中国持续发电 !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来自浙大

双水内冷发电机成为邮票主题


此时距离浙江大学郑光华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发明了世界上首台双水内冷发电机,已过去22年。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24项发明。而彼时的中国,正处在物资极其紧缺的困难时期,郑光华、汪槱生、陈永校等浙大科研工作者,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大胆创新、埋头苦干,自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到此项发明诞生后的60余年里,始终不断优化升级相关技术,提升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实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外国人没有的,我们更应该搞”

1958年初,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就是占电力行业七分之六的汽轮发电机仍然需要依靠国外,设备非常紧缺,自身的制造能力还远远落后于生产需要。


当时,国际上利用氢气冷却和定子水内冷,能够将电网中常用的每分钟3000转的汽轮发电机单机容量做到20万千瓦。而我国的相关工作当时尚处于空气冷却阶段,单机容量仅为1.2万千瓦或2.5万千瓦,差距很大。


双水内冷电机中的“双”,是指发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内冷”是指采用绕组内部冷却的方式。冷却的介质为水,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使用水来对绕组直接冷却,可以大大缩小发电机的体积,节约制造、运输和安装等的成本。同时,水作为冷却介质,其制造成本低廉,无污染。但在当时,用水代替气体增强冷却效果的技术因为诸多难点未被攻克而被公认为世界级禁区。


为了解决国家电力供需的矛盾,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难题。上海电机厂邀请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师共同研讨,决定先试制定子水内冷、转子氢内冷的汽轮发电机。试制工作从1958年5月间开始,预定1960年完成目标。


当时,浙江大学电机系教研组已经确定了“电机的冷却”的科研方向,电机系教研组组长是郑光华,党支部书记汪槱生、副书记陈永校。为了走出自己的科研途径,党支部一班人想法非常一致:既然是科学研究,外国人有的当然可以搞,外国人没有的,我们更应该搞。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djwpt.cn/news/show-154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包头市星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蒙B2-202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