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动机:分为工控级、消费级、车载电机,国内总规模 740 亿元
电动机(下称电机)由线圈和磁铁构成,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 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 动力源。电机本身所带来的机械运动为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
电机输出扭矩大小和转速高低通常呈负相关,增加电机的尺寸可提升输出 扭矩,同时会降低电机转速。 客户选择电机时,主要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对电机的转矩性能、惯量匹配、 准确性、轴间协调、布线等要素的要求进行选择。电机的名称纷繁复杂,原因 是电机作为一种执行机构,其形态需要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带来的差异化需求而发生改变。市面上有几百种不同名称的电机,但很多电机之间的差异很小。
按应用领域分,电机可分为消费级电机、工业级电机,以及车载电机。我们测 算,2021 年,国内消费级电机市场规模约 300 亿元,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 250 亿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约 140 亿元规模,步进电机国内约 50 亿元规模,国内电机总市场规 模约为 740 亿元。
1.1、 电机行业:进入壁垒较低,产品高端跃迁存在资金、技术、客户壁 垒
由于电机的结构、加工方式相对简单,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简单低端的普通 铁芯电机到航天军工用的特种电机都存在市场需求,因此电机行业的进入壁垒低, 中低端应用场景玩家众多,低价竞争的后果是利润率水平低。但电机应用领域向高 端升级的壁垒很高,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资金壁垒高,前期大量投入研发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标准。如,新能源汽 车使用的电机需满足 IATF16949 和 ISO26262 国际标准。截至 2022H1,汇川技术的 新能源汽车电驱业务目前已经投入 30-40 亿元,常州工厂还需再投入 20-30 亿,截至 2022H1 公司新能源电驱业务仍然亏损。此外,进入医疗领域的产品需满足 ISO13485 认证,进入航天领域的产品需满足 EN9100 标准认证。
第二,技术壁垒高,高端领域的客户看重电机厂商在标准品基础之上以更低的 成本满足其定制化要求的能力。 电机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械和电气。机械改动层面,缩小输出轴径较简单, 增大轴径却更复杂。电气修改层面,调整电机绕组的电气特性更为简单,但增加设 计电压更为复杂,需要更改绝缘材料甚至槽设计。设计一个应用在全新领域的电机 要求工程师真正掌握电磁学、电机学、动力学的底层逻辑,考虑电磁转换效率、磁 场分布、涡流最小化等诸多因素,经过精密的计算最终完成设计,难度很高。 电机应用环境是决定定制化复杂程度的重要因素。在极端温度/真空/无尘/潮湿/ 易爆/辐射/高振动冲击等偏离典型工业环境下,对电机材料、结构设计等要求大幅提 升,定制化成本会大幅增加,实力越强的公司越能做到压缩定制成本。
第三,客户壁垒高。航天、手术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的用户倾向 于选择已经树立高品质品牌的厂商,基本不会切换供应商。比如,火星探测领域, NASA 连续六次火星探测活动使用 Maxon 的电机。在医疗技术领域,瑞士胰岛素泵 供应商 Ypsomed 通过不断向患者说明其选用 Maxon 的高品质驱动器来赢得患者信任。
1.2、 工控电机产业链上游为芯片、编码器、磁性材料和轴承等结构件
国内工控级电机产业链上游为磁性材料、编码器(伺服电机为电机和编码器集 成)、芯片以及轴承等结构件;中游为工控电机本体(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下游 应用领域主要为各行业通用自动化设备。
生产电机需要用到磁性材料,以永磁体为主。永磁体主要分为塑磁、铁氧体和 钕铁硼。
我们认为未来电机原材料以钕铁硼为主。中国是稀土大国,相较国外具备价格 优势。稀土含量越高,材料的磁性就越好。相同体积的钕铁硼性能远高于铁氧体。我们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使用钕铁硼的概率更高。 编码器是伺服电机内部集成的传感器。从物理介质的不同来分,伺服电机编码 器可以分为光编码器和磁编码器。磁编码器成本相较光编码器可以下降 100 多元。 整体来看,国内编码器的精度和综合性能较国外仍有差距,国内运控厂商使用的编 码器,尤其是应用于高精度领域的大多需要进口。
以驱动一个直流无刷电机为例,必备要素包括 MCU(控制芯片)+Gate Driver 或 Pre- Driver(预驱)和功率器件(MOSFET),MCU 芯片通过 PWM 波控制预驱芯片, 进而预驱芯片控制功率器件(MOS、IGBT)。 根据 Grandview Research 测算,预计 2022 年全球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芯片总市 场规模约为 252 亿元。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国际大厂主导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市 场,国内厂商的全球市占率较低。海外大厂多采用 ARM 架构电机主控芯片 MCU, 提供从控制器到功率器件的完整电机芯片解决方案。
1.3、 工控级电机产业链中游为电机本体
1.3.1、 伺服电机:精度较高的工业控制级电机,国内约 250 亿元市场
伺服电机是闭环伺服机构中使用的工业控制级电机,内部集成编码器(传感器), 其精度取决于编码器的精度。根据 MIR 睿工业数据,2021 年国内通用交流伺服系统 市场规模约为 250 亿元。 在闭环伺服机构中,驱动器接受控制器指令,转换为脉冲信号给伺服电机,伺 服电机接受脉冲信号,根据信号(转矩、转速、转动方向)运转,同时反馈一个脉 冲信号给驱动器。编码器则用于实时纠正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误差,让其趋于一致。 反馈闭环使得伺服电机可以满足对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