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特电机行业特有经营模式及机遇挑战(附报告目录)
1、行业技术水平及趋势
(1)行业技术水平
微特电机行业正式从理论走向工业应用是20世纪初。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各种信息设备朝微型化、智能化发展,这促使微特电机行业的技术发展也有了新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在于元器件的集成化、微型化,表现在要求微特电机能适应系统的要求且具备多功能性,并在微特电机与系统之间提出了更高的匹配性、关联性、集成度要求。微特电机正在向模块化、组合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此外,随着微特电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应用环境随之变化,传统电磁原理电机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用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开发具有非电磁原理的微特电机已成为电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微特电机行业全产业链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微特电机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微特电机技术强国。就品种而言,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是一般品种多,专用品种少;经济型品种多,精密型品种少;一些新结构、新原理的电动机我国还没有介入或处于实验室阶段。如高速动压轴承电机、稀土超磁致伸缩电机等。还有一些高精密的无刷直流电机、精密伺服电机等,存在依赖进口的情况。
(2)行业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微特电机技术涉及的学科和技术领域包括电机技术、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属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交叉的综合技术。为满足各种应用需求,上述学科的最新成果均被运用到微特电机上。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使微特电机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新原理的提出更是给微特电机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微特电机已经从最初作为动力的―力矩的电机‖发展到具有控制功能的―智能的电机‖。这种不断扩展的演变过程,使微特电机产品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各种特性的电机数不胜数。未来,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的继续进步,电机的内涵还将不断随新产品的问世而得到扩充,主要的发展趋势体现为以下几点:
A、机电一体化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微特电机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各种机器设备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是大量微特电机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与计算机、电机控制器、功率变换器、传感器等多方面联接,同时还要与后级的执行机构或负载整合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工作场景下,电机已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分立零部件,而是和启动装置、控制装置、后级机构共同构成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完整的机电一体化模块。
C、永磁化
以永磁材料代替励磁线圈可以使电机体积缩小、结构简化。微特电机向微型化和电子化的方向发展,永磁材料在微特电机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所研制生产的钕铁硼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为我国永磁电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数字化
各种新结构、新原理电机的问世,以及传统电机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都对微特电机控制系统提出新要求。以模拟电路实现对电机控制正退出历史舞台。采用通用计算机、DSP控制器、FPGA等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控制的手段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对应的是,现代电机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正朝着高精度、高性能、网络化、信息化、系统芯片化方向不断进步。
2、微特电机行业经营模式
(1)定制生产
微特电机作为一种工业中间品构成下游产品的一个零部件,下游客户以及下游产品的不同,导致所需电机在功能、技术指标、大小尺寸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微特电机行业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下游产品、以及同一客户的不同下游产品都需要进行定制生产。客户在下达订单前需要与微电机制造商进行需求确认,并由制造商设计定型后才能开始供货。只有客户采购的电机是之前已经设计定型的产品时,制造商才可以直接生产。
(2)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基于定制生产的需要,微特电机产品绝大多数情况采用直销模式。即由电机生产商直接向下游产品的制造商销售。仅少数情况下,存在通过经销商销售。一是,下游制造商所需电机型号已经定型并与电机制造商建立了供销关系,由于内部管理原因,后续选择经由贸易商采购相应的定型电机;二是,下游制造商已将其技术要求告知贸易商,贸易商根据相关要求在市场寻找合适的电机制造商进行生产并采购,再将所采购电机转售下游设备制造商。下游制造商所需微特电机产品随生产的终端设备不同,其所要求的尺寸、电气参数等指标也千差万别,贸易商的采购行为大多在终端客户需求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才会进行。
(3)产品认证
微特电机作为众多机电产品中的核心零部件,其电气性能、安全性能、节能指标都对最终产品的相关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各国对微特电机提出了能效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认证要求。各种认证的完成,不仅是得到客户初步认可的先决条件,也是在相关市场进行销售的准入要求。首先,在节能要求方面,全球范围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大趋势,世界各国普遍对电机、风机规定了能效等级,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还发布了ErP指令对风机能效作出要求。其次,在安全性方面,各国均将微特电机纳入了强制性安全认证产品范围,特别是使用安全电压以上的电源供电的电机产品必须获得销售国安全认证方可在该国销售,如我国的CCC,美国的UL、欧盟的CE、德国的VDE、俄罗斯的GOS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