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三菱电机第一次出现造假丑闻。例如,2020年11月,三菱电机承认该公司伪造合规文件,向车企交付大量不符合欧洲规范的汽车零部件。
数据造假,但不违法?
据了解,三菱电机创立于1921年,和三菱汽车一样,都是三菱财团名下成员,位于世界500强之列,产品包括手机、厨房电气、空调电气、车载电气等。
三菱电机先是被日本媒体曝光其长崎工厂未按用户要求对列车空调进行产品检验,却伪造了检验数据,而这种检验数据造假行为可能已持续了30多年,始于1985年前后。之后,又有媒体披露,三菱电机还对空气压缩机检验数据进行造假。
对此,三菱电机发表声明称,已经对长崎工厂的不当做法展开内部调查,将迅速处理此事,并宣布调查结果。作为社长的杉山武史因为造假事件引咎辞职。同时,三菱电机表示,在今年6月中旬发现这一问题后,已经停止发货,而已交付的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没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三菱电机在6月29日刚刚召开了股东大会,而此时管理层已经得知空调和空气压缩机数据造假一事,但还是选择不向股东披露,直至被媒体曝光,才予以承认。
一方面,三菱电机承认检验数据造假并致歉;但另一方面,三菱电机强调,产品安全“没有问题”、“满足了公司内部制定的安全标准”,虽然违反了与客户的合同,但不违法。
事实上,这种承认造假但又强调安全或不违法的做法,并不是三菱电机独有的。就像2017年11月,与三菱电机一样同属三菱财团的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其旗下的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三家子公司存在产品技术参数造假问题,涉及航空、汽车、电力等行业。时任社长竹内章称,该公司在一年前发现问题,停止了不合格产品的出货,并确认了产品安全性。
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综合化工企业、碳纤维材料巨头东丽集团承认子公司东丽HC存在篡改车用材料产品强度数据的行为,但辩称篡改数据“并不违法”、“没有发现任何安全问题”,哪怕公司早已知悉此事,若不是在此之前神户制钢丑闻被曝光,东丽也根本不打算公开。看来,某些企业管理层的想法,可谓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