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头部企业目前订单增长势头良好,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扁线电机渗透率有望由去年的27%提升至40%左右。除了新能源车电机扁线,特高压、光伏逆变器、陆风、海风等新能源领域对扁线需求旺盛。今明年将是扁线渗透率快速提升期。
财联社7月27日讯(记者 黄路)随着上半年新能源车的放量,国产扁线电机的需求量大增,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电磁扁线具有认证壁垒和技术壁垒,目前仅几家龙头企业(包括精达股份、金杯电工、长城科技等)实现量产。受客户需求拉动,扁线生产将进入高速扩产期,供货量将会快速增长。
财联社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获悉,头部企业目前订单增长势头良好,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扁线电机渗透率有望由去年的27%提升至40%左右。除了新能源车电机扁线,特高压、光伏逆变器、陆风、海风等新能源领域对扁线需求旺盛。今明年将是扁线渗透率快速提升期。目前,发力800V产品,扩大扁线产能成为头部厂商主旋律。
扁线电机渗透率快速提升至40%
“现在新能源驱动电机扁线(需求)约为1万多吨,对应的是250万台新能源车销量,假设今年底销量达到500万台的话,对应需求量大概是2.5万吨。”一位从事漆包线行业的工程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这只是新能源车领域扁线的需求量,据预测,2025年将是爆发的第一个顶峰,需求量将达到十几万吨。
统计显示,2021年销量TOP15新能源车型的扁线电机渗透率已达27%。据上述工程师了解,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福特、吉利、本田、丰田,还有理想、小鹏、蔚来、哪吒等,目前40%左右使用的是扁线电机,明年将超50%。2025年可能会到80%-90%。“圆线(电机)是当前的一个过渡产品,终极的产品还是扁线(电机)。”
上述工程师进一步分析称,扁线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难度高,生产良率相对低于圆线;客户分散,产品规格多批量小,且认证周期长。虽然成本相对更高,但优势也较为明显,即槽满率更高(输出功率将提升20%-30%,整车动力更强劲)、效率更高(铜耗降低,从而降低电池成本)、散热性更好、电磁噪音降低、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轻量化)。
上述观点从部分相关厂商今年上半年的的发货量也可以得到一定体现。“公司订单目前是较为充足的,在手合同量较上年有增长。公司主要产品是电线电缆和电磁线,相关产品已应用在光伏设备中。”金杯电工(002533.SZ)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扁电磁线发货量同比有增长。
精达股份(600577.SH)今年一季度扁线出货超3500吨,环比约+40%。公司系特斯拉上海工厂扁线独供。
发力800V产品,扩产成为主旋律
“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电磁线是下一代电动车必经之路。针对新能源扁线电机,公司开发了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用电磁线,目前已经有十几个项目在开发。”金杯电工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他还表示,“公司电磁线板块近年来发展非常快,2021年电磁线整体出货量接近50000吨。公司一期产能7000吨/年已经顺利达成,二期主体厂房已完成钢结构搭建。配套的精轧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