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燃油车走到了电动汽车,动力以及传动系统得到了极大的简化,由于电池可以扁平的布置车辆底部,那么唯一对整车开发灵活性和布置产生阻碍的东西就成了电机电控。而电机电控又以其高价值决定了电动车能耗和性能两大重要因素,所以电机电控成了不管是主机厂还是各个供应商们争相投入和研究的汽车零部件。
MIH电驱动是
鸿海富士康的MIH 整车平台架构(包含物理和电子架构)
中的驱动系统方案,富士康表示它可以配置电机大小(直径以及长度)通过标准化的逆变器以及变速箱来提供优化的布置,动力扭矩给到客户。所以他提供的电驱动系统有以下几个特征:
标准化的逆变器和变速箱
多种电机直径
灵活的电机长度
永磁以及感应电机。
其实可以总结为,标准化电驱动的控制器和传动部分,至于产生能量转换的电机在现有技术材料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大小来实现不同的功率提供。
那么为什么要标准化模块化电驱?
首先,如前文讲到对整车开发灵活性和布置阻碍最大的东西就是电机电控;然后电机电控又以高价值决定了电动车能耗和性能两大重要因素;最后熟悉零部件设计肯定明白变种多导致投资成本,生产,质量等一系列商业化难题。
而作为不少电驱系统供应商来讲,要服务不同的主机厂,不同车型的区间,客户的需求不同,要想标准化电驱动也是一个难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不同车型和平台下的电机电控系统的大小,其次是硬件,软件控制零部件的安装位置,最后是驱动电力以及冷热散热的各种接口,都是不同的要求。
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不同需求的变化,对于电机电控这种昂贵的硬件来讲,其材料和模具管理会非常的头大,而且变种多的情况对开发生产制造的质量和成本管理异常困难,所以标准化电驱系统能够减少复杂度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质等目的。
显然,标准化模块化是有各种好处,如何做好却是一个大难题,这其实对于电驱动系统的产品规划要求特别高,也需要对整车客户的需求有一个很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