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国科学报】纳米发电机精确递送药物

   2024-07-26 中国科学报 ​480
导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课题组完成了磁性互斥结构植入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制,并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魏炜等人合作,将其用于控制载药红细胞在肿瘤部位的定点药物释放,实现了高效的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课题组完成了磁性互斥结构植入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制,并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魏炜等人合作,将其用于控制载药红细胞在肿瘤部位的定点药物释放,实现了高效的肿瘤治疗效果。相关论文刊登于《先进功能材料》。


  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症。化学疗法是适用范围最广的癌症治疗手段,但它也存在着众所周知的问题,包括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较低的治疗效果。因此,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成为研究的热门。


  红细胞具有长达120天的体内循环时间,良好的稳定性和伸缩性,无外移植物的免疫原性,是一种很好的肿瘤药物递送载体。同时,载药红细胞可对高压电场刺激产生响应性释放。然而,传统高压电源设备体积庞大,安全系数低,患者无法自主操作,这些因素阻碍了电场控制式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此次,研究人员设计的纳米发电机的电场对装载阿霉素的红细胞膜具有精准的控制释放作用:施加电场时,药物释放加速为本底值的3~4倍;而在电场消失后,药物释放量迅速回归本底值,从而实现了药物的可控释放。将磁铁纳米发电机与叉指电极或微针电极结合,在二维肿瘤细胞、三维肿瘤球团以及小鼠体内的实体肿瘤三个层面,均实现了低浓度给药前提下的优异肿瘤治疗效果。尤其是在活体实验中,该纳米发电机与微针电极相结合的药物递送和释放系统,显著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寿命,并且对荷瘤小鼠毒副作用更低。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磁性互斥结构纳米发电机微型化和高电压低电流输出的特点,该药物可控释放系统可安全地作为穿戴式或植入式电源应用于实际的医疗场景,为可控药物递送系统以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djwpt.cn/news/show-784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包头市星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蒙B2-202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