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通过科技部验收以来,中心面向国家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飞机、新能源汽车、载人航天以及探月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战略需求,重点对高速电机、高精度伺服驱动电机、中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大力矩低转速直驱电机、极端环境电机等核心和共性技术进行研究,持续研发、吸收、孵化、集成本行业的最新技术,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孵化。”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强介绍说。
中心生产厂区环境试验车间一角
前不久,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获评“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单位”称号。据悉,该中心系由高新区企业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共同组建的,是我国精密微特电机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
缘何跻身省级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陈强在工作笔记上写下“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数实相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个关键点。
“新型工业化本质上是要重构竞争力,发挥知识、技术、人力资本、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塑造出行业的新优势,从而又进一步蓄力新型工业化。”陈强说。
在陈强看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中心聚焦微特电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国防装备、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大工程领域开展了深空、深海、深地探测用电机耐环境与高性能技术攻关、新拓扑结构的高转矩密度电机设计技术以及基于前馈的高动态响应伺服控制技术攻关,保障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推进,开展了高精度交流伺服电机、精密步进电机、高性能数字调速风机、空心杯电机等产品的产业化攻关。
同时,着力打造精密微特电机双创平台、精密微特电机产业互联网平台、精密微特电机检测中心、精密微特电机仿真中心4大平台,持续每年主办行业技术交流论坛和展会,推动行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