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聚焦专精特新 形成发展优势》一文,头版导读+经济版点赞浙江东阳联宜电机强化电机制造精细化能力,内容如下:
精
浙江联宜电机——
强化电机制造精细化能力
走进位于浙江东阳的联宜电机有限公司齿轮车间,只见7台机械臂正忙着将一个个毛坯齿轮“塞”进滚齿机床加工。“机械臂24小时作业,一天能加工1100多个齿轮。”操作员向仲江介绍,以前人工操作时,效率仅为现在的2/3。随着齿轮加工过程实现自动化,加工精度也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联宜电机齿轮车间,操作工只需按一个开关,机械臂就能替代人工进行齿轮加工。
智能制造是联宜电机推行精细工艺的一个例证。拿焊接来说,早年多为人工作业,有的产品体积小,结构紧凑又精密,对操作人员的手艺要求极为严苛,且多道工序要在不同工位完成,费时又费力。而通过智能化改造后,一大批机器人遍布焊接、抛光、机加工、自动化组装等车间,这些较难的部分交给机器人来做,实现多道工序同时完成加工,不仅原先的难题迎刃而解,而且效率提升了,成本下降了。
工艺的精细,还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在高铁自动门驱动电机研发上,产品的寿命从200万次(开关)提升到600万次以上;轮椅车用电机检测从12道单项手工检测,提升到智能化全自动检测……